有些事情,當我們年輕的時候,無法懂得, 當我們懂得的時候,已不再年輕。
世上有些東西可以彌補,有些東西永遠無法彌補。也許,你辛辛苦苦得到的東西,卻不是你夢裡尋它千百度的東西。也許所追求的東西永遠是水中月,鏡中花,但它卻照亮了你人生遙遠的希望。人生在尋找得到的同時,總要支付出一種代價。
正面認識得與失,人就會在得到的時候,懂得必然的失落;也會在失落的時候 ,懂得如何從失落中找回自我。
有云:不為貧困而苦惱有兩個方式:增加你的收入或減少你的慾望。 大千世界,五彩繽紛,面對燈紅酒綠的誘惑,很多時候,人們總是太容易左顧右盼, 花很多時間瞭解別人,見異思遷,卻忽視了自身的價值。也有的人透支生命去換取財富,卻忘了財富買不回生命。生活累,一小半源於生存,一大半源於攀比。對生活的狀況及別人的行為要求越少,你就越容易快快樂樂地過日子。在這個沒有上帝的世界,生命的美麗不是因為美麗我們才活著,而是因為我們活著生命才變得美麗。祈禱,並不能改變上帝,而是改變祈禱的人。許多人總是把目標定得太高,結果窮其一生,還是與成功無緣。擁有和失去是人生常有的事,人應該學會習慣於失去,並善於從失去中有所得受挫一次,對生活的理解便加深一層.舉得起,放得下,叫舉重,舉不起,放不下,叫負擔。做你愛做的事,並不意味著生活過得輕鬆,但絕對可以活得更精彩。人類的智慧不是埋藏在前人的經驗裡,而是潛伏在自己的心靈中。
合十指恭敬 禮釋迦師子 別解脫調伏 我說仁善聽 聽已當正行 如大仙所說 於諸小罪中 勇猛亦勤護 心馬難制止 勇決恒相續 別解脫如銜 有百針極利 若人違軌則 聞教便能止 大士若良馬 當出煩惱陣 若人無此銜 亦不曾喜樂 彼沒煩惱陣 迷轉於生死
2010年8月16日 星期一
不完美的意識----自我
有個人出門辦事,卻在經過險峻懸崖時,一不小心掉到深谷去了。幸好他胡亂抓取,正巧抓住崖壁上枯樹的老枝,這才保住了性命。但他整個人懸盪在半空中,上下不得,正當他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忽然看到佛陀站立在懸崖上,慈祥的看著自己。
旅人一見到救星,馬上大聲的哀求佛陀:「佛陀!求您發發慈悲,救救我吧!」
「我當然可以救你,但是你要聽我的話,我才有辦法救你上來。」佛陀慈祥的說著。
「到了這種地步,我怎麼敢不聽您的話呢?隨您說什麼,我一定聽您的。」
「好吧!那麼請你把攀住樹枝的手放下!」旅人一聽心驚膽顫,手一放,可不是掉到萬丈深淵,跌得粉身碎骨嗎?怎麼可能保得住性命?因此,他的手反而更加抓緊樹枝不放。佛陀看到他執迷不悟,只好離去。
這就是自我,旅人不曾想過,他不把手放下,拚命執著,佛陀要怎麼救他脫險?
在唯識學中,有一個詞和心理學中的自我意識是一樣的,就是所謂的末那識,它可以說是所有苦的關鍵。雖然,我們所知的苦的根源來自第八識阿賴耶識,但真正起心動念,對外境產生妄想和執著,讓我們付諸行動去造業的、去召來苦痛的,卻是末那識。
這也是心理學中的自我人格,這個意識,本能的要我們去趨樂避苦,本能的要我們相信有一個「自我」存在,所以不管遇到什麼都會在意,會以己悲也會因物而喜,甚至把人生中的所有苦樂都當成真的,苦苦、牢牢的執著,永不放手,也學不會放手。自我意識愈強,苦就愈深‥‥偏偏,人得到愈多,就愈害怕失去,一旦害怕失去,苦就跟著來了。
旅人一見到救星,馬上大聲的哀求佛陀:「佛陀!求您發發慈悲,救救我吧!」
「我當然可以救你,但是你要聽我的話,我才有辦法救你上來。」佛陀慈祥的說著。
「到了這種地步,我怎麼敢不聽您的話呢?隨您說什麼,我一定聽您的。」
「好吧!那麼請你把攀住樹枝的手放下!」旅人一聽心驚膽顫,手一放,可不是掉到萬丈深淵,跌得粉身碎骨嗎?怎麼可能保得住性命?因此,他的手反而更加抓緊樹枝不放。佛陀看到他執迷不悟,只好離去。
這就是自我,旅人不曾想過,他不把手放下,拚命執著,佛陀要怎麼救他脫險?
在唯識學中,有一個詞和心理學中的自我意識是一樣的,就是所謂的末那識,它可以說是所有苦的關鍵。雖然,我們所知的苦的根源來自第八識阿賴耶識,但真正起心動念,對外境產生妄想和執著,讓我們付諸行動去造業的、去召來苦痛的,卻是末那識。
這也是心理學中的自我人格,這個意識,本能的要我們去趨樂避苦,本能的要我們相信有一個「自我」存在,所以不管遇到什麼都會在意,會以己悲也會因物而喜,甚至把人生中的所有苦樂都當成真的,苦苦、牢牢的執著,永不放手,也學不會放手。自我意識愈強,苦就愈深‥‥偏偏,人得到愈多,就愈害怕失去,一旦害怕失去,苦就跟著來了。
低頭的學問
被稱為美國之父的富蘭克林,年輕時曾去拜訪一位前輩。年輕氣盛的他,挺胸昂首邁著大步,進門撞在門框上,迎接他的前輩見此情景,笑笑說:“很疼嗎?可這將是你今天來訪的最大收穫。一個人活在世上,就必須時刻記住低頭。”
無獨有偶,有人問過蘇格拉底:“你是天下最有學問的人,那麼你說天與地之間的高度是多少?”蘇格拉底毫不遲疑地說:“三尺!”那人不以為然:“我們每個人都五尺高,天與地之間只有三尺,那不是戳破蒼穹?”蘇格拉底笑著說:“所以,凡是高度超過三尺的人,要長立於天地之間,就要懂得低頭。
大師們提到的“記住低頭”和“懂得低頭”之說,就是要記住不論你的資歷、能力如何,在浩瀚的社會裡,你只是一個小分子,無疑是渺小的。當我們把奮鬥目標看得更高時,更要在人生舞臺上唱低調,在生活中保持低姿態,把自己看輕些,把別人看重些。富蘭克林就從中領悟到了深刻的道理,並把它列入一生的生活準則之中。
其實,我們的生活又何嘗不是如此。自認懷才不遇的人,往往看不到別人的優秀;憤世嫉俗的人,往往看不到世界的美好;只有敢於低頭並不斷否定自己的人,才能夠不斷吸取教訓,才會為別人的成功而欣喜,為自己的善解人意而自得,才會在挫折面前心安理得。當你從困惑中走出來時,你會發現,一次善意的低頭,其實是一種難得的境界:低頭亦是一種能力,它並不是自卑,也不是怯弱,它是清醒中的一種嬗變經營。如果把我們的人生比作爬山,有的人在山腳剛剛起步,有的正向山腰跋涉,有的已信步頂峰。但此時,不管你處在什麼位置,請記住:要把自己放在山的最低處,即使“會當淩絕頂”,也要會低頭。
因為,在你所經歷的漫長人生旅途中,總難免有碰頭的時候。
低頭亦是一種能力。有時,稍微低一下頭,或許我們的人生路會走得更精彩。
無獨有偶,有人問過蘇格拉底:“你是天下最有學問的人,那麼你說天與地之間的高度是多少?”蘇格拉底毫不遲疑地說:“三尺!”那人不以為然:“我們每個人都五尺高,天與地之間只有三尺,那不是戳破蒼穹?”蘇格拉底笑著說:“所以,凡是高度超過三尺的人,要長立於天地之間,就要懂得低頭。
大師們提到的“記住低頭”和“懂得低頭”之說,就是要記住不論你的資歷、能力如何,在浩瀚的社會裡,你只是一個小分子,無疑是渺小的。當我們把奮鬥目標看得更高時,更要在人生舞臺上唱低調,在生活中保持低姿態,把自己看輕些,把別人看重些。富蘭克林就從中領悟到了深刻的道理,並把它列入一生的生活準則之中。
其實,我們的生活又何嘗不是如此。自認懷才不遇的人,往往看不到別人的優秀;憤世嫉俗的人,往往看不到世界的美好;只有敢於低頭並不斷否定自己的人,才能夠不斷吸取教訓,才會為別人的成功而欣喜,為自己的善解人意而自得,才會在挫折面前心安理得。當你從困惑中走出來時,你會發現,一次善意的低頭,其實是一種難得的境界:低頭亦是一種能力,它並不是自卑,也不是怯弱,它是清醒中的一種嬗變經營。如果把我們的人生比作爬山,有的人在山腳剛剛起步,有的正向山腰跋涉,有的已信步頂峰。但此時,不管你處在什麼位置,請記住:要把自己放在山的最低處,即使“會當淩絕頂”,也要會低頭。
因為,在你所經歷的漫長人生旅途中,總難免有碰頭的時候。
低頭亦是一種能力。有時,稍微低一下頭,或許我們的人生路會走得更精彩。
2010年8月14日 星期六
2010年8月12日 星期四
學習做人
一位信徒,請示師父說:「師父,我現在得到博士學位了,以後要再學習什麼呢?」大師說:「學習人。」學習做人是一輩子的事,沒有辦法畢業的。
人生,不管是士農工商、各種人等,只要學習就有進步,今天要跟大家分享需要學習的事。
認錯的對象可以是父母、朋友、社會大眾、佛祖,甚至向兒女或是對我不好的人認錯,自己不但不會少了什麼,反而顯得你有度量。學習認錯是美好的,是一個大修行。
第一、「學習認錯」。人常常不肯認錯,凡事都說是別人的錯,認為自己才是對的,其實不認錯就是一個錯。
第二、「學習柔和」。人的牙齒是硬的,舌頭是軟的,到了人生的最後,牙齒都掉光了,舌頭卻不會掉,所以要柔軟,人生才能長久,硬反而吃虧。心地柔軟了,是修行最大的進步。一般形容執著的人說,你的心、你的性格很冷、很硬,像鋼鐵一樣。如果我們像禪門說的調息、調身、調心,慢慢調伏像野馬、像猴子的這顆心,令它柔軟,人生才能活得更快樂、更長久。
第三、「學習生忍」。這世間就是忍一口氣,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忍,萬事都能消除。忍就是會處理、 會化解,用智慧、能力讓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各位要生活、要生存、要生命,有了忍,可以認清世間的好壞、善惡、是非,甚至接受它。
第四、「學習溝通」。缺乏溝通,就會產生是非、爭執與誤會。現在中國大陸、香港和台灣,兩岸三地最重要的就是溝通,相互了解、相互體諒、相互幫助,大家都是龍兄虎弟,互相爭執、不溝通怎麼能和平呢?
第五、「學習放下」。人生像一只皮箱,需要用的時候提起,不用的時就把它放下,應放下的時候,卻不放下,就像拖著沉重的行李,無法自在。人生的歲月有限,認 錯、尊重、包容才能讓人接受,放下才自在啊!
第六、「學習感動」。我們看到人家得好處,要歡喜;看到好人好事,要能感動。感動是一個愛心、菩薩心、菩提心,在我幾十年的歲月裡,有許多事情、語言感動了我,所以我也很努力的想辦法讓別人感動。
第七、「學習生存」。為了生存,我要維護身體健康,身體健康不但對自己有利,也讓朋友、家人放心,所以也是孝親的行為。
好友共勉之
人生,不管是士農工商、各種人等,只要學習就有進步,今天要跟大家分享需要學習的事。
認錯的對象可以是父母、朋友、社會大眾、佛祖,甚至向兒女或是對我不好的人認錯,自己不但不會少了什麼,反而顯得你有度量。學習認錯是美好的,是一個大修行。
第一、「學習認錯」。人常常不肯認錯,凡事都說是別人的錯,認為自己才是對的,其實不認錯就是一個錯。
第二、「學習柔和」。人的牙齒是硬的,舌頭是軟的,到了人生的最後,牙齒都掉光了,舌頭卻不會掉,所以要柔軟,人生才能長久,硬反而吃虧。心地柔軟了,是修行最大的進步。一般形容執著的人說,你的心、你的性格很冷、很硬,像鋼鐵一樣。如果我們像禪門說的調息、調身、調心,慢慢調伏像野馬、像猴子的這顆心,令它柔軟,人生才能活得更快樂、更長久。
第三、「學習生忍」。這世間就是忍一口氣,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忍,萬事都能消除。忍就是會處理、 會化解,用智慧、能力讓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各位要生活、要生存、要生命,有了忍,可以認清世間的好壞、善惡、是非,甚至接受它。
第四、「學習溝通」。缺乏溝通,就會產生是非、爭執與誤會。現在中國大陸、香港和台灣,兩岸三地最重要的就是溝通,相互了解、相互體諒、相互幫助,大家都是龍兄虎弟,互相爭執、不溝通怎麼能和平呢?
第五、「學習放下」。人生像一只皮箱,需要用的時候提起,不用的時就把它放下,應放下的時候,卻不放下,就像拖著沉重的行李,無法自在。人生的歲月有限,認 錯、尊重、包容才能讓人接受,放下才自在啊!
第六、「學習感動」。我們看到人家得好處,要歡喜;看到好人好事,要能感動。感動是一個愛心、菩薩心、菩提心,在我幾十年的歲月裡,有許多事情、語言感動了我,所以我也很努力的想辦法讓別人感動。
第七、「學習生存」。為了生存,我要維護身體健康,身體健康不但對自己有利,也讓朋友、家人放心,所以也是孝親的行為。
好友共勉之
2010年8月5日 星期四
返觀自照
著名的哲學家方東美博士,平生喜愛游泳。
有一次在游泳時,忽然身子往水底下沉
。在求生的本能下,他拼命的掙扎。但是愈掙扎,愈是往下沉,眼看著即將遭到滅頂。這時他平靜一想:「我是個哲學家,對於生死應該看開才是,如此求生怕死的樣子太難看了,一個哲學家,死也要死得灑脫一點啊!」
如此一想,心情輕鬆許多,四肢也自然放輕鬆,結果反倒浮出水面而生還。
所以,不動心是一種力量,不動心是一種至高的修行境界。
修行不但要能不為外境動心,同時更要不時的返觀自照。
有一則故事說:有一隻烏鴉,從一個地方飛往另一個地方。途中遇到喜鵲,喜鵲問牠:「烏鴉!你為甚麼要飛到另外的地方去呢?」烏鴉回答說:「那個地方的人很討厭,他們都常常批評我、誹謗我,嫌我的聲音不好聽。我不要在這裡了,我要換一個地方。」喜鵲聽了就說:「烏鴉!你不必飛到另外的地方去,你還是回到原來的地方吧!如果你的聲音不改,即使你飛到天涯海角,天下的人都不會喜歡你的。」
所以,我們不要怨恨別人待我們不好,也不要怨恨環境如何惡劣,最重要的,我們自己要能夠處理環境,改變環境,不要自己在環境裡迷失了自己。
有一次在游泳時,忽然身子往水底下沉
。在求生的本能下,他拼命的掙扎。但是愈掙扎,愈是往下沉,眼看著即將遭到滅頂。這時他平靜一想:「我是個哲學家,對於生死應該看開才是,如此求生怕死的樣子太難看了,一個哲學家,死也要死得灑脫一點啊!」
如此一想,心情輕鬆許多,四肢也自然放輕鬆,結果反倒浮出水面而生還。
所以,不動心是一種力量,不動心是一種至高的修行境界。
修行不但要能不為外境動心,同時更要不時的返觀自照。
有一則故事說:有一隻烏鴉,從一個地方飛往另一個地方。途中遇到喜鵲,喜鵲問牠:「烏鴉!你為甚麼要飛到另外的地方去呢?」烏鴉回答說:「那個地方的人很討厭,他們都常常批評我、誹謗我,嫌我的聲音不好聽。我不要在這裡了,我要換一個地方。」喜鵲聽了就說:「烏鴉!你不必飛到另外的地方去,你還是回到原來的地方吧!如果你的聲音不改,即使你飛到天涯海角,天下的人都不會喜歡你的。」
所以,我們不要怨恨別人待我們不好,也不要怨恨環境如何惡劣,最重要的,我們自己要能夠處理環境,改變環境,不要自己在環境裡迷失了自己。
2010年7月25日 星期日
何謂抄撥食?
答:《教誡新學比丘行護律儀》:「不得把匙筋於淨人手中,自抄撥取。」如行堂延菜時,單手去取食。應由淨人將飲食添入缽中;或自己一手扶菜盤,一手取食。
如《律》文中衣器手等,互為十句,廣如《鈔》也。但須以時仰手,表無盜相。若迎前抄撥,置地任食,如斯非法也。雖開置地,緣至故也;分開輒行,非緣獲罪。如儉年食自捉自煮,今非其緣,須離餓業;心不可信,但依法也。廣如不受食戒說。
受法差別。凡論受法,要心境相當。如律中錯受酥油不成受等。必須仰手承之《五分》所云從他淨人邊抄撥而取,非法。,情(27a)相領當謂僧俗二心同緣一事。。除其眼闇,及不喜沙門。驚急緣者,置地而受。既知情事多違,豫前運心普受。
《搜玄》:「對法亦多者,謂不受食戒中,辨食器相對受,身心相對受,單心無對受(今案:此句依《濟覽》引文中有。)此謂對受法多:對施興厭中,廣立觀門,對治方法,此謂對施法多也。」《業疏˙一九》五:「但須以時仰手,表無盜相;若迎前抄撥,置地任食,如斯非法也。」《五分˙一○》云:「一心受食者,左手擎缽,右手扶緣。」
如《律》文中衣器手等,互為十句,廣如《鈔》也。但須以時仰手,表無盜相。若迎前抄撥,置地任食,如斯非法也。雖開置地,緣至故也;分開輒行,非緣獲罪。如儉年食自捉自煮,今非其緣,須離餓業;心不可信,但依法也。廣如不受食戒說。
受法差別。凡論受法,要心境相當。如律中錯受酥油不成受等。必須仰手承之《五分》所云從他淨人邊抄撥而取,非法。,情(27a)相領當謂僧俗二心同緣一事。。除其眼闇,及不喜沙門。驚急緣者,置地而受。既知情事多違,豫前運心普受。
《搜玄》:「對法亦多者,謂不受食戒中,辨食器相對受,身心相對受,單心無對受(今案:此句依《濟覽》引文中有。)此謂對受法多:對施興厭中,廣立觀門,對治方法,此謂對施法多也。」《業疏˙一九》五:「但須以時仰手,表無盜相;若迎前抄撥,置地任食,如斯非法也。」《五分˙一○》云:「一心受食者,左手擎缽,右手扶緣。」
2010年7月24日 星期六
白衣得生天上
◎「阿難!汝莫憂悲,我滅度後北天竺國,當有王都名富迦羅跋帝,人民熾盛豐樂安隱。彼處多有諸婆羅門、長者居士,隨順修多羅,深信於我及諸聲聞,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彼有無量聲聞弟子,有大神通具大威力,有多堪能。阿難!於彼多有長者居士,正智得道多聞無畏、具大智慧。阿難!彼富迦羅跋帝王都,所有在家諸白衣等,彼命終已生兜率天,諸出家者悉墮地獄。何以故?彼不住戒不住律儀故。」《大悲經》卷2〈6 持正法品〉(大正藏12冊954頁下29-955頁上9)。
◎「阿難!汝今頗見佛未涅槃諸惡比丘圍遶如來為說法不?阿難白言:『無如是事』。佛言:『阿難!善哉善哉!如汝所說,如來現在實無如是諸惡比丘圍遶如來佛為說法』。佛言:『阿難!未來之世,多有在家白衣得生天上,多有出家之人墮於地獄、餓鬼、畜生』。復告:『阿難!善惡之業終不敗亡。我於過去曾作商主入於大海,活多人故手殺一人,以是業緣乃至成佛,猶尚身受金鏘之報。』」《蓮華面經》卷1(大正藏12冊1073頁上25-中5)。
◎「佛言:『難提!正法滅像法時,有五非法在世』。何等五?佛言:『正法滅像法時,有比丘心得小止,便謂已得聖法,是名初非法在世。難提!正法滅像法時,白衣生天,或有出家者,墮惡道中,是名第二非法在世。難提!正法滅像法時,有人捨世間業出家破戒,是名第三非法在世。難提!正法滅像法時,有破戒者多人佐助,有持戒者無人佐助,是名第四非法在世。難提!正法滅像法時,無不被罵者,乃至阿羅漢亦被他罵,是名第五非法在世。』」《十誦律》卷49 (大正藏23冊358頁下15-25) 。
◎「《十誦》云:像法時有五滅法:一、比丘小得心已,便謂已聖。一、白衣生天,出家人入地獄。三、有人捨世間業而出家破戒。四、破戒人多人佐助。五、乃至羅漢亦被打罵。又有五種怖畏:一、自不修身戒心慧,復度他人,令不修身戒等法。二、畜沙彌。三、與他依止。四、與淨人沙彌共住;不知三相,謂掘地斷草溉水。五、雖誦律藏,前後雜亂。」《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1(大正藏40冊5頁下21-28) 。
◎「《十誦》五滅法中,彼因長老難提白佛,正法滅後像法時有幾非法?今但引佛答詞:初、妄稱德故。二、道俗反故。三、乖道行故。四、惡黨盛故。五、善人弱故。此五滅法竝因毀戒。云:『小得心者心即是定,如五停、四念也。此謂未證謂證惑眾駭世,今時即佛事亦同之』。第二《業疏》云:『俗人無法但專信奉,故得生天,出家有法為世福田,乃反毀犯妄受信施,開諸惡門令多眾生習學放逸,故入獄也』。又《阿難七夢經》中,夢出家人轉在不淨坑中,在家白衣登頭而出,佛告阿難!當來比丘嫉妬相殺死入地獄,白衣精進死生天上。」《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1(大正藏40冊184頁中8-20)。
◎「阿難!汝今頗見佛未涅槃諸惡比丘圍遶如來為說法不?阿難白言:『無如是事』。佛言:『阿難!善哉善哉!如汝所說,如來現在實無如是諸惡比丘圍遶如來佛為說法』。佛言:『阿難!未來之世,多有在家白衣得生天上,多有出家之人墮於地獄、餓鬼、畜生』。復告:『阿難!善惡之業終不敗亡。我於過去曾作商主入於大海,活多人故手殺一人,以是業緣乃至成佛,猶尚身受金鏘之報。』」《蓮華面經》卷1(大正藏12冊1073頁上25-中5)。
◎「佛言:『難提!正法滅像法時,有五非法在世』。何等五?佛言:『正法滅像法時,有比丘心得小止,便謂已得聖法,是名初非法在世。難提!正法滅像法時,白衣生天,或有出家者,墮惡道中,是名第二非法在世。難提!正法滅像法時,有人捨世間業出家破戒,是名第三非法在世。難提!正法滅像法時,有破戒者多人佐助,有持戒者無人佐助,是名第四非法在世。難提!正法滅像法時,無不被罵者,乃至阿羅漢亦被他罵,是名第五非法在世。』」《十誦律》卷49 (大正藏23冊358頁下15-25) 。
◎「《十誦》云:像法時有五滅法:一、比丘小得心已,便謂已聖。一、白衣生天,出家人入地獄。三、有人捨世間業而出家破戒。四、破戒人多人佐助。五、乃至羅漢亦被打罵。又有五種怖畏:一、自不修身戒心慧,復度他人,令不修身戒等法。二、畜沙彌。三、與他依止。四、與淨人沙彌共住;不知三相,謂掘地斷草溉水。五、雖誦律藏,前後雜亂。」《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1(大正藏40冊5頁下21-28) 。
◎「《十誦》五滅法中,彼因長老難提白佛,正法滅後像法時有幾非法?今但引佛答詞:初、妄稱德故。二、道俗反故。三、乖道行故。四、惡黨盛故。五、善人弱故。此五滅法竝因毀戒。云:『小得心者心即是定,如五停、四念也。此謂未證謂證惑眾駭世,今時即佛事亦同之』。第二《業疏》云:『俗人無法但專信奉,故得生天,出家有法為世福田,乃反毀犯妄受信施,開諸惡門令多眾生習學放逸,故入獄也』。又《阿難七夢經》中,夢出家人轉在不淨坑中,在家白衣登頭而出,佛告阿難!當來比丘嫉妬相殺死入地獄,白衣精進死生天上。」《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1(大正藏40冊184頁中8-20)。
2010年7月2日 星期五
審其對否?
一再地強調信徒應以財物布施供養「佛、法、僧」三寶,以種福田,最好應儘快全部奉獻布施,以便落得一無所有,當乞丐,早日涅槃寂靜,完全解脫煩惱,如此豈非將愛取苦惱與造惡業罪惡之源的財色,轉嫁給「佛、法、僧」三寶,使其苦惱不堪,亦即,將施惠者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受惠者別人或「佛、法、僧」三寶的痛苦上,如此豈不罪大惡極,造惡業,怎能說成「種福田」。或可能「佛、法、僧」三寶,因已修得「戒、定、慧」,能「五蘊皆空,不聞不問,視而不見,充耳不聞」的真功夫,故對擁有龐大財物的苦惱,具有無量無邊的免疫力。
又為何將財物給他人才能種福田,得福報,今生種福田,來生得福報,亦即今生當乞丐,來生可得福報,當富人,做大官,或到西方或任何一方極樂世界享受看不到、摸不著、不可知的福分。難怪自古迄今印度到處充滿好吃懶作的乞丐,人人樂於當乞丐讓他人有布施散財種福田的機會,而自己也因此而種福田,如此無量無邊的印度乞丐人人必將成佛,或可說就是無量無邊、大慈大悲的諸佛投胎轉世化身的活佛、活菩薩,應受人人的供養、供奉、朝拜。而原本中國所謂的比丘,即是古印度梵文「bhikchu,bhiksu,samnyasin」意譯為「乞士」一字的音譯。
自古至今信眾被教育認為施惠者不僅應儘快儘多地喜捨,且還應對收錢的人感恩,因為他給你種福田的機會,而收錢的人還可以收錢收得理直氣壯,臉不紅,氣不喘,更一點也不覺得苦惱,也不覺得被給苦惱與造業罪惡之源的財富,而對施惠者氣憤。反而一再鼓吹喜捨布施,多多益善,大有來者不拒之慈悲心懷,真是大慈大悲,阿彌陀佛!
也難怪常聞古今中外的各種宗教之弘法者,除大力鼓吹布施種福田之外,還巨額大賣贖罪券、度牒,收到龐大的財富之後,為了解脫財富帶來的苦惱與造業罪惡,而立即將其大量散花在各地甚至各國購買房地產,建造觀光勝地般的寺院,以便雲遊四海弘法。
又為何將財物給他人才能種福田,得福報,今生種福田,來生得福報,亦即今生當乞丐,來生可得福報,當富人,做大官,或到西方或任何一方極樂世界享受看不到、摸不著、不可知的福分。難怪自古迄今印度到處充滿好吃懶作的乞丐,人人樂於當乞丐讓他人有布施散財種福田的機會,而自己也因此而種福田,如此無量無邊的印度乞丐人人必將成佛,或可說就是無量無邊、大慈大悲的諸佛投胎轉世化身的活佛、活菩薩,應受人人的供養、供奉、朝拜。而原本中國所謂的比丘,即是古印度梵文「bhikchu,bhiksu,samnyasin」意譯為「乞士」一字的音譯。
自古至今信眾被教育認為施惠者不僅應儘快儘多地喜捨,且還應對收錢的人感恩,因為他給你種福田的機會,而收錢的人還可以收錢收得理直氣壯,臉不紅,氣不喘,更一點也不覺得苦惱,也不覺得被給苦惱與造業罪惡之源的財富,而對施惠者氣憤。反而一再鼓吹喜捨布施,多多益善,大有來者不拒之慈悲心懷,真是大慈大悲,阿彌陀佛!
也難怪常聞古今中外的各種宗教之弘法者,除大力鼓吹布施種福田之外,還巨額大賣贖罪券、度牒,收到龐大的財富之後,為了解脫財富帶來的苦惱與造業罪惡,而立即將其大量散花在各地甚至各國購買房地產,建造觀光勝地般的寺院,以便雲遊四海弘法。
審其對否
大乘佛教的宗教政治化、政治宗教化與政教合一,政治常利用宗教來愚民統治,宗教依順或利用政治需要與目的而假藉佛名,另行創造新經、律、論,甚至新佛像造像,並配合佛經而造像,與配合造像而造經,使幾近「天衣無縫」之地步,以致由原始佛教的「佛性非人人天生既有,而需後天修持才可得」的出世法或出家修行法,進步變為大乘(佛)教的「人人天生既有佛性、佛根,只要歸依、供養佛、法、僧三寶,日夜信佛、念佛,即能得道」的「人間佛教」入世法或在家修行法。
也由於胡人俗化佛教主持造經者的原宗教信仰,如婆羅門教、耆那教與印度教,甚至古伊朗祅教及古印度或尼泊爾原住民或大月支胡人之傳統原始多神教等等的輪迴與多神共同信仰,希臘與胡人遊牧民族的日神與月神的共同信仰,及不正不義的種族階級信仰,而新創配合政教合一目的之佛經、戒律、論述與新神,並極端強調灌輸喜捨布施佛、法、僧等三寶的法布施、財布施,甚至傾家蕩產捨身供養,《正法華經》就鼓勵信眾日夜吃油、泡油、塗油自焚當蠟燭也在所不惜,及僧人的法施度眾生,而轉輪王與眾生的財施供養佛、法、僧三寶之護法信仰,及在人間的現世佛釋迦佛與在西方極樂世界的來世佛阿彌陀佛(太陽神或日神)的「二世佛」信仰。
其後,可能有「佛已入滅數百年」之爭議,為符合釋迦已滅之史實,又另杜撰創造出在幾界天的過去世佛釋迦佛、在人間的現在世佛彌勒佛與在西方淨土的未來世佛阿彌陀佛的「三世佛」信仰,甚至新創在東方淨土的「藥師琉璃光來或大醫王佛七佛,成為「四世佛」信仰,後又新創「地藏王菩薩」或「閻羅王」以管理「地獄」等「五世佛」信仰,甚至另創造出無數、無量無邊的數十數百數千數億的「多神」信仰。
但因後來佛教與佛經造經在其創始國的北印度或尼泊爾,因政治或其他因素而消失,致「三世佛」信仰中之彌勒佛,變成永在的現世佛或神,而形成中國「活佛」傳承的斷層現象,而只有藏密每當其所謂的「活佛」往生時,還在尋覓其「轉世活佛」,但因藏密也分為數或十數教派,故各自號稱其「活佛」才是「真正」的佛陀或觀音菩薩或彌勒佛之「本尊」轉世,而始終不斷有「本尊」與「分身」之爭議,即至清代,為了擺平各處冒出的活佛,而設立了金瓶抽籤的方式。
也由於胡人俗化佛教主持造經者的原宗教信仰,如婆羅門教、耆那教與印度教,甚至古伊朗祅教及古印度或尼泊爾原住民或大月支胡人之傳統原始多神教等等的輪迴與多神共同信仰,希臘與胡人遊牧民族的日神與月神的共同信仰,及不正不義的種族階級信仰,而新創配合政教合一目的之佛經、戒律、論述與新神,並極端強調灌輸喜捨布施佛、法、僧等三寶的法布施、財布施,甚至傾家蕩產捨身供養,《正法華經》就鼓勵信眾日夜吃油、泡油、塗油自焚當蠟燭也在所不惜,及僧人的法施度眾生,而轉輪王與眾生的財施供養佛、法、僧三寶之護法信仰,及在人間的現世佛釋迦佛與在西方極樂世界的來世佛阿彌陀佛(太陽神或日神)的「二世佛」信仰。
其後,可能有「佛已入滅數百年」之爭議,為符合釋迦已滅之史實,又另杜撰創造出在幾界天的過去世佛釋迦佛、在人間的現在世佛彌勒佛與在西方淨土的未來世佛阿彌陀佛的「三世佛」信仰,甚至新創在東方淨土的「藥師琉璃光來或大醫王佛七佛,成為「四世佛」信仰,後又新創「地藏王菩薩」或「閻羅王」以管理「地獄」等「五世佛」信仰,甚至另創造出無數、無量無邊的數十數百數千數億的「多神」信仰。
但因後來佛教與佛經造經在其創始國的北印度或尼泊爾,因政治或其他因素而消失,致「三世佛」信仰中之彌勒佛,變成永在的現世佛或神,而形成中國「活佛」傳承的斷層現象,而只有藏密每當其所謂的「活佛」往生時,還在尋覓其「轉世活佛」,但因藏密也分為數或十數教派,故各自號稱其「活佛」才是「真正」的佛陀或觀音菩薩或彌勒佛之「本尊」轉世,而始終不斷有「本尊」與「分身」之爭議,即至清代,為了擺平各處冒出的活佛,而設立了金瓶抽籤的方式。
2010年7月1日 星期四
佛的含義
「佛」的含義是「覺者」、「智者」。這個「智」是大智,即深入法性最深層次的智慧,遍知一切法相,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智慧。佛陀認為「眾生是未覺的佛,佛是已覺的眾生」、「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得成佛」。因為人腦約有一百億個神經元,九千萬個輔助細胞,人腦一生能儲藏一千萬億個信息單位,科學家也只用了智力的百分之一。所以各人所具的本性,原來萬德萬能,在聖不增,在凡不減,與佛無異。只是普遍人被煩惱、妄想、執著所纏縛而難以使光明的靈性顯現而已。如果能用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來根治心識上的六弊和俗成的思維方式,消除貪、瞋、痴三毒,即可以戒而定,從定發慧,發揚本具的德能光輝,還大智、大悲、大能之生命的本性,最終達到佛的境界。
2010年6月26日 星期六
沙彌排班次第
《四分律》卷五十:「諸比丘作如是念:沙彌當以生年為次第,為以出家年為次第耶?佛言:應以生年為次第,若生年等者,應以出家年為次第。」
桑釋云:此有異義:一義云:是定法同沙彌坐次時,以生年為本,以受十戒為末,故先以生年為次第;若生年等時,依十戒臘次為次第也。即︿沙彌篇﹀六念云:第三、念我今若干,某年月日時受十戒,以律制生年次第,又出家年次第,二俱須知。 問:《鈔》文出家年,若云受十戒者,何《記》中云:若據沙彌亦取受十戒等耶?是似出別義。答:不爾,只對生年次第是本,受十戒次第云亦也,非出別義也。 問:若爾,何《記》云出家年即入道先後乎?入道最初是形同故。答:不爾,道者,指出家五眾,入此五眾道以受十戒為最初,故排者紙書人名押令見臘次。 一義云:出家年者,非十戒法同,是謂剃髮形同也,《鈔》不云十戒事,故《記》云若據沙彌等也。意云若生年等,以十戒先後分上中下,若受十戒,多人同時,以入道剃髮先後宜為次第也。 一義云:出家年者,即以出家入寺為次第也;謂形同沙彌,先以生年為次第;若生年等,以入寺先後為次第,即今《鈔記》釋是也。若形同,受十戒亦先以生年為次;若生年等,以受十戒先後為次,即今《記》若據沙彌等釋,及〈沙彌篇〉等釋是也。 《濟覽》:今案《律》僧列二百五十,尼有三百四十八戒,有其多少,所以德有勝劣也,而又戒體不同也。沙彌不爾,共持十戒,何優劣之有?問:今《記》及〈沙彌篇〉何是耶?答:《記》意謂若據沙彌,亦取受戒前後分上中下,此約同年多人,初受排次為言,只無同年,則以生年之謂也。〈沙彌篇〉念二年意在此,今不取也;何者,如解者曰:《記》此約之此字承上若據等文;若爾之若字,云何銷乎?又云:同年初受,故取法年是局;初受坐雖常坐,同年則取法年故通。
桑釋云:此有異義:一義云:是定法同沙彌坐次時,以生年為本,以受十戒為末,故先以生年為次第;若生年等時,依十戒臘次為次第也。即︿沙彌篇﹀六念云:第三、念我今若干,某年月日時受十戒,以律制生年次第,又出家年次第,二俱須知。 問:《鈔》文出家年,若云受十戒者,何《記》中云:若據沙彌亦取受十戒等耶?是似出別義。答:不爾,只對生年次第是本,受十戒次第云亦也,非出別義也。 問:若爾,何《記》云出家年即入道先後乎?入道最初是形同故。答:不爾,道者,指出家五眾,入此五眾道以受十戒為最初,故排者紙書人名押令見臘次。 一義云:出家年者,非十戒法同,是謂剃髮形同也,《鈔》不云十戒事,故《記》云若據沙彌等也。意云若生年等,以十戒先後分上中下,若受十戒,多人同時,以入道剃髮先後宜為次第也。 一義云:出家年者,即以出家入寺為次第也;謂形同沙彌,先以生年為次第;若生年等,以入寺先後為次第,即今《鈔記》釋是也。若形同,受十戒亦先以生年為次;若生年等,以受十戒先後為次,即今《記》若據沙彌等釋,及〈沙彌篇〉等釋是也。 《濟覽》:今案《律》僧列二百五十,尼有三百四十八戒,有其多少,所以德有勝劣也,而又戒體不同也。沙彌不爾,共持十戒,何優劣之有?問:今《記》及〈沙彌篇〉何是耶?答:《記》意謂若據沙彌,亦取受戒前後分上中下,此約同年多人,初受排次為言,只無同年,則以生年之謂也。〈沙彌篇〉念二年意在此,今不取也;何者,如解者曰:《記》此約之此字承上若據等文;若爾之若字,云何銷乎?又云:同年初受,故取法年是局;初受坐雖常坐,同年則取法年故通。
2010年6月13日 星期日
本來的面目
學佛是斷煩惱,了生死,離苦得樂。如果能明心見性,則煩惱不斷而自斷,生死不了而自了,眾苦不滅而自滅,諸樂不求而自得。因此,古人不惜草鞋錢,千山萬水參訪名師,尋找善知識,吃盡苦頭,無非為了要明心見性。香嚴禪師大事未明如喪考妣,慧可禪師立雪斷臂,趙州八十歲猶行腳,都是為著這個─明心見性,就是我人的本來面目。
明心見性的人,對一切境盡是樂境,一切處無非西方,一切時悉皆解脫自在,譬如新春佳日「無邊風景好,一刻值千金,隨處堪行樂,何人不醉心」一樣。 六祖惠能大師在聽聞五祖為說《金剛經》時,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稱嘆道:「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明心見性的人,對一切境盡是樂境,一切處無非西方,一切時悉皆解脫自在,譬如新春佳日「無邊風景好,一刻值千金,隨處堪行樂,何人不醉心」一樣。 六祖惠能大師在聽聞五祖為說《金剛經》時,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稱嘆道:「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2010年5月31日 星期一
何不求光明
佛在世的時候,有幾位剛出家的比丘,這些比丘在家的時候,都是些作大事業的企業家,出了家以後,當然就學修行止觀,但是有時候大家在一起就互相的談笑,講到過去在世間上作事業那種境界,講到得意的時候就哈哈大笑。佛陀在寮房當中天耳遙聞,知道了以後,就來到眼前說,你們什麼事情這麼高興在哈哈大笑,比丘就如是如是跟佛陀報告。佛陀就種種的訶責。佛陀就講一個偈誦,「常在燃燒中,何喜何可笑?由暗之所蔽,何不求光明?」佛陀說我們眾生在三界中流轉。三界中流轉是一個什麼情況呢?常在燃燒中。我們三界的果報體,這個身心世界,是一個擾動的境界,一個苦惱的境界,就像火在燃燒一樣,若身若心都是擾動的。我們在三界當中,還沒出離三界,何喜何可笑?這件事情有什麼值得你這樣子哈哈大笑的?我們三界的果報體,這種老病死的苦惱,是怎麼來的呢?由暗之所蔽,我們今天會在三界中流轉,受到很多的苦惱,主要是由於我們心中的愚癡、無明,顛倒的思想,應該怎麼辦呢?何不求光明。我們應該把握生命在的時候,精神體力旺盛的時候,趕快的學習佛法,追求智慧的光明,來破除我們的黑暗,解脫生死的輪迴。
2010年5月28日 星期五
2010年5月26日 星期三
好命從那裡來
好命從那裡來?
一. 從好身體來:所謂健康就是 財富, 有了健康的身體才有奮鬥成功的本錢. 要有健康身體, 除了要注重飲食與運動外, 還要正常的生活習慣, 像現在有很多所謂的宅男宅女,日夜都是顛倒的,這樣那會健康的身體.另外要想有健康的身體,心理的健康是絕對扮演著重要的因素.很多臨床實驗在在的 證明心理會影響身體健康.健康不是靠醫藥。
二. 從好心腸來:也就是說存好心,能夠有拔苦給樂的慈悲心.好在別人感受到你存在的好處,適當的關心別人,適時的給予協助,並且不濫用好心腸。
三. 從好觀念來:觀念影響決定,決定影響行為,行為影響結果.善護念是個準則,每個起心動念都要好好護持著,佛說:萬法唯心造,種什麼因就得什麼果報。
四. 從好脾氣來:生氣將會污染生命,不但破壞人際關係,更破壞健康,台語有句話:氣心惹命.所以,要爭氣不生氣就不傷元氣。
五. 從好表情來:出門看天色,入門看臉色,任何人都不喜歡看到煩惱氣憤痛苦的表情,要想有好表情,必須存有好心,心存善念與慈悲.所謂相由心生.心念絕對會直接示現在我們的臉上的。
六. 從好言語來:也就是說好話,人與人之間不互相攻訐,不囉嗦`不抱怨,抱怨無法解決問題.不談是非,不惡言惡語,婆媳之間,人際關係將會因惡言惡語而破壞.能夠舌燦蓮花,有意義有建設性的多談。
七. 從好行為來:也就是說做好事,檢討自己的行為,讓自己具備被愛的條件,懂得惜福與造福,平常多作佈施與善舉以廣結善緣,所謂捨得能捨才有得.每一種有意義的事,都能帶給人不同的快樂,多花一些時間去經營,將會改變你的命運。
人生四大階段:生老病死
如何生的順利, 老的有尊嚴, 病的減少, 死的安詳, 端視你對人生價值的認定如何, 所以身心的健康將決定你命運的好壞, 那麼好命到什麼程度,就看你能體悟多少與實踐多少了。
一. 從好身體來:所謂健康就是 財富, 有了健康的身體才有奮鬥成功的本錢. 要有健康身體, 除了要注重飲食與運動外, 還要正常的生活習慣, 像現在有很多所謂的宅男宅女,日夜都是顛倒的,這樣那會健康的身體.另外要想有健康的身體,心理的健康是絕對扮演著重要的因素.很多臨床實驗在在的 證明心理會影響身體健康.健康不是靠醫藥。
二. 從好心腸來:也就是說存好心,能夠有拔苦給樂的慈悲心.好在別人感受到你存在的好處,適當的關心別人,適時的給予協助,並且不濫用好心腸。
三. 從好觀念來:觀念影響決定,決定影響行為,行為影響結果.善護念是個準則,每個起心動念都要好好護持著,佛說:萬法唯心造,種什麼因就得什麼果報。
四. 從好脾氣來:生氣將會污染生命,不但破壞人際關係,更破壞健康,台語有句話:氣心惹命.所以,要爭氣不生氣就不傷元氣。
五. 從好表情來:出門看天色,入門看臉色,任何人都不喜歡看到煩惱氣憤痛苦的表情,要想有好表情,必須存有好心,心存善念與慈悲.所謂相由心生.心念絕對會直接示現在我們的臉上的。
六. 從好言語來:也就是說好話,人與人之間不互相攻訐,不囉嗦`不抱怨,抱怨無法解決問題.不談是非,不惡言惡語,婆媳之間,人際關係將會因惡言惡語而破壞.能夠舌燦蓮花,有意義有建設性的多談。
七. 從好行為來:也就是說做好事,檢討自己的行為,讓自己具備被愛的條件,懂得惜福與造福,平常多作佈施與善舉以廣結善緣,所謂捨得能捨才有得.每一種有意義的事,都能帶給人不同的快樂,多花一些時間去經營,將會改變你的命運。
人生四大階段:生老病死
如何生的順利, 老的有尊嚴, 病的減少, 死的安詳, 端視你對人生價值的認定如何, 所以身心的健康將決定你命運的好壞, 那麼好命到什麼程度,就看你能體悟多少與實踐多少了。
2010年5月21日 星期五
鬼逼禪師
鬼逼禪師本來是個專門趕經懺的和尚,每每忙到三更半夜,才踩著月光歸去。
某一晚,他剛趕完一堂經懺,回程中路過一戶人家,院子裡的狗不斷向他咆哮著,他聽到屋子裡傳來女人的聲音:「快出去看看,是不是賊?」
接著聽到屋子裡的男人說:「就是那個趕經懺鬼嘛!」他聽了羞赧的想著:「怎麼給我取了這麼一個不好聽的名字呢?我為亡者念經祈福,他們卻把我叫做鬼?」
這時候,正巧下著雨,他匆匆跑到橋下避雨,順道也打打坐,養養神,於是他雙盤而坐。
這時真的來了兩個鬼,一個鬼說:「這裡怎會有一座金塔?」
另一個鬼說:「金塔內有佛舍利,我們快頂禮膜拜,以求超生善道。」
於是二鬼不停的頂禮。
這個出家人坐了一會兒,覺得腿痛,於是放下一條腿來,改成單盤。
一個鬼說:「怎麼金塔忽然變成銀塔呢?」
另一個鬼說:「不管是金塔、銀塔,皆有佛舍利在內,禮拜功德一樣是不可思議!」於是他們繼續膜拜。
再過一段時間,這位和尚感到腿痛難忍,於是把另一條腿也放下來,隨便散盤而坐。
這時兩個鬼齊聲大叫:「怎麼銀塔變成土堆呢?竟敢戲弄我們,真是可惡!」
和尚聽到二鬼生氣,馬上又把雙腿收起來,雙盤而坐。 兩個鬼又叫:「土堆又變成了金塔,這一定是佛在考驗我們的誠心,趕緊繼續叩頭啊!」 這時雨停了,這位和尚自忖:「我結雙盤,就是金塔;結單盤,就是銀塔;隨便散盤坐,就變成了泥巴,這結跏趺禪坐修行的功德真是不可思議啊!」
從此之後,他再也不趕經懺了,只管專心、精進修行,不久便智慧大開,自號「鬼逼」,因為是鬼逼而成就自己的修行。
某一晚,他剛趕完一堂經懺,回程中路過一戶人家,院子裡的狗不斷向他咆哮著,他聽到屋子裡傳來女人的聲音:「快出去看看,是不是賊?」
接著聽到屋子裡的男人說:「就是那個趕經懺鬼嘛!」他聽了羞赧的想著:「怎麼給我取了這麼一個不好聽的名字呢?我為亡者念經祈福,他們卻把我叫做鬼?」
這時候,正巧下著雨,他匆匆跑到橋下避雨,順道也打打坐,養養神,於是他雙盤而坐。
這時真的來了兩個鬼,一個鬼說:「這裡怎會有一座金塔?」
另一個鬼說:「金塔內有佛舍利,我們快頂禮膜拜,以求超生善道。」
於是二鬼不停的頂禮。
這個出家人坐了一會兒,覺得腿痛,於是放下一條腿來,改成單盤。
一個鬼說:「怎麼金塔忽然變成銀塔呢?」
另一個鬼說:「不管是金塔、銀塔,皆有佛舍利在內,禮拜功德一樣是不可思議!」於是他們繼續膜拜。
再過一段時間,這位和尚感到腿痛難忍,於是把另一條腿也放下來,隨便散盤而坐。
這時兩個鬼齊聲大叫:「怎麼銀塔變成土堆呢?竟敢戲弄我們,真是可惡!」
和尚聽到二鬼生氣,馬上又把雙腿收起來,雙盤而坐。 兩個鬼又叫:「土堆又變成了金塔,這一定是佛在考驗我們的誠心,趕緊繼續叩頭啊!」 這時雨停了,這位和尚自忖:「我結雙盤,就是金塔;結單盤,就是銀塔;隨便散盤坐,就變成了泥巴,這結跏趺禪坐修行的功德真是不可思議啊!」
從此之後,他再也不趕經懺了,只管專心、精進修行,不久便智慧大開,自號「鬼逼」,因為是鬼逼而成就自己的修行。
2010年5月19日 星期三
2010年5月9日 星期日
2010年4月30日 星期五
2010年4月27日 星期二
2010年4月26日 星期一
2010年2月24日 星期三
佛一磔手
佛一磔手應合現代四九‧二九四二四六四公分
隋開皇及唐朝初期小尺與大尺之比例,實際仍為一二○與一○○之比,即為宣祖所謂小尺的一尺二寸等於大尺的一尺,小尺二尺合大尺一尺六寸七分彊。再次引『【中國度量衡史】二二三頁,研究唐代大小二制,必須明於唐因隋朝前後二代之定制。故唐黍尺所謂小尺者,乃出自大業之表尺,非北周遺制之鐵尺。不過大業之表尺,傳入於唐,後世又有增訛,故唐朝小尺之長度,實較大業之尺度為長,而與北周之鐵尺,長短近同。但唐小尺之制非導出於鐵尺。』然而北周鐵尺之一尺二寸,確實近同於大尺一尺,近於十二與十之比。只不過後來,唐朝之小尺大尺或又有再增量,以至於如【中國度量衡史】所推論的,唐朝開元(西元七一三年)時小尺與大尺之比例,成為一二五與一○○之比。
是故,佛一磔手合隋唐時期延用魏晉南北朝劉宋時所謂的姬周尺(即唐小尺)二尺;姬周尺(即唐小尺)一尺二寸合唐朝大尺一尺;唐朝大尺,等於隋開皇官尺,即北周市尺,乃後魏之後尺;依隋書律歷志,後魏後尺合晉前一尺二寸八分一釐,亦即後魏後尺合新莽尺一尺二寸八分一釐,唐朝大尺一尺合二九‧五七六五四七八四公分。
《(29.57654784×2)/1.2=49.2942464》
佛一磔手即合四九‧二九四二四六四公分。
隋開皇及唐朝初期小尺與大尺之比例,實際仍為一二○與一○○之比,即為宣祖所謂小尺的一尺二寸等於大尺的一尺,小尺二尺合大尺一尺六寸七分彊。再次引『【中國度量衡史】二二三頁,研究唐代大小二制,必須明於唐因隋朝前後二代之定制。故唐黍尺所謂小尺者,乃出自大業之表尺,非北周遺制之鐵尺。不過大業之表尺,傳入於唐,後世又有增訛,故唐朝小尺之長度,實較大業之尺度為長,而與北周之鐵尺,長短近同。但唐小尺之制非導出於鐵尺。』然而北周鐵尺之一尺二寸,確實近同於大尺一尺,近於十二與十之比。只不過後來,唐朝之小尺大尺或又有再增量,以至於如【中國度量衡史】所推論的,唐朝開元(西元七一三年)時小尺與大尺之比例,成為一二五與一○○之比。
是故,佛一磔手合隋唐時期延用魏晉南北朝劉宋時所謂的姬周尺(即唐小尺)二尺;姬周尺(即唐小尺)一尺二寸合唐朝大尺一尺;唐朝大尺,等於隋開皇官尺,即北周市尺,乃後魏之後尺;依隋書律歷志,後魏後尺合晉前一尺二寸八分一釐,亦即後魏後尺合新莽尺一尺二寸八分一釐,唐朝大尺一尺合二九‧五七六五四七八四公分。
《(29.57654784×2)/1.2=49.2942464》
佛一磔手即合四九‧二九四二四六四公分。
未審須否
弘一大師著述
問答十章
問:近世諸叢林傳戒之時,皆令熟讀毘尼日用切要(俗稱為五十三咒),未審可否?
答:蕅益大師曾解釋此義,今略錄之。文云:「既預比丘之列,當以律學為先。今之願偈(即當願眾生等),本出華嚴。種種真言,皆屬密部。論法門雖不可思議,約修證則各有本宗。收之則全是,若一偈、若一句、若一字,皆為道種。撿之則全非,律不律、顯不顯、密不密、僅成散善;此正法所以漸衰,而末運所以不振。有志之士,不若專精戒律,辦比丘之本職也」。 (十誦:諸比丘廢學毘尼,便讀誦修多羅、阿毘曇,世尊種種訶責。乃至由有毘尼佛法住世等。多有上座長老比丘學律。)
問答十章
問:近世諸叢林傳戒之時,皆令熟讀毘尼日用切要(俗稱為五十三咒),未審可否?
答:蕅益大師曾解釋此義,今略錄之。文云:「既預比丘之列,當以律學為先。今之願偈(即當願眾生等),本出華嚴。種種真言,皆屬密部。論法門雖不可思議,約修證則各有本宗。收之則全是,若一偈、若一句、若一字,皆為道種。撿之則全非,律不律、顯不顯、密不密、僅成散善;此正法所以漸衰,而末運所以不振。有志之士,不若專精戒律,辦比丘之本職也」。 (十誦:諸比丘廢學毘尼,便讀誦修多羅、阿毘曇,世尊種種訶責。乃至由有毘尼佛法住世等。多有上座長老比丘學律。)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