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31日 星期一

何不求光明

佛在世的時候,有幾位剛出家的比丘,這些比丘在家的時候,都是些作大事業的企業家,出了家以後,當然就學修行止觀,但是有時候大家在一起就互相的談笑,講到過去在世間上作事業那種境界,講到得意的時候就哈哈大笑。佛陀在寮房當中天耳遙聞,知道了以後,就來到眼前說,你們什麼事情這麼高興在哈哈大笑,比丘就如是如是跟佛陀報告。佛陀就種種的訶責。佛陀就講一個偈誦,「常在燃燒中,何喜何可笑?由暗之所蔽,何不求光明?」佛陀說我們眾生在三界中流轉。三界中流轉是一個什麼情況呢?常在燃燒中。我們三界的果報體,這個身心世界,是一個擾動的境界,一個苦惱的境界,就像火在燃燒一樣,若身若心都是擾動的。我們在三界當中,還沒出離三界,何喜何可笑?這件事情有什麼值得你這樣子哈哈大笑的?我們三界的果報體,這種老病死的苦惱,是怎麼來的呢?由暗之所蔽,我們今天會在三界中流轉,受到很多的苦惱,主要是由於我們心中的愚癡、無明,顛倒的思想,應該怎麼辦呢?何不求光明。我們應該把握生命在的時候,精神體力旺盛的時候,趕快的學習佛法,追求智慧的光明,來破除我們的黑暗,解脫生死的輪迴。

2010年5月28日 星期五

假象

佛陀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管是懷念年輕時談戀愛的甜蜜回憶,或是過去曾經風光一時的輝煌時光,都是人自己心中的假象,眼睛一閉,這些東西都消失不見,但許多人卻一直活在過去的記憶裡,一再迷失、墮落於假象中,難以從這幻夢中醒來。虛相裡的東西都是會變的,會隨著時間、人事物的變化而改變消失。

口頭纏

佛法的研究對一般世俗民眾來說,簡直是遙不可聞,能有機會結個緣就很不錯了。可惜禪論最後卻落成“文字纏”、“口頭纏”的地步。但是,缺乏識字水準的平民仍然一直是佛學圈外的眾生。

2010年5月26日 星期三

好命從那裡來

好命從那裡來?
一. 從好身體來:所謂健康就是 財富, 有了健康的身體才有奮鬥成功的本錢. 要有健康身體, 除了要注重飲食與運動外, 還要正常的生活習慣, 像現在有很多所謂的宅男宅女,日夜都是顛倒的,這樣那會健康的身體.另外要想有健康的身體,心理的健康是絕對扮演著重要的因素.很多臨床實驗在在的 證明心理會影響身體健康.健康不是靠醫藥。
二. 從好心腸來:也就是說存好心,能夠有拔苦給樂的慈悲心.好在別人感受到你存在的好處,適當的關心別人,適時的給予協助,並且不濫用好心腸。
三. 從好觀念來:觀念影響決定,決定影響行為,行為影響結果.善護念是個準則,每個起心動念都要好好護持著,佛說:萬法唯心造,種什麼因就得什麼果報。
四. 從好脾氣來:生氣將會污染生命,不但破壞人際關係,更破壞健康,台語有句話:氣心惹命.所以,要爭氣不生氣就不傷元氣。
五. 從好表情來:出門看天色,入門看臉色,任何人都不喜歡看到煩惱氣憤痛苦的表情,要想有好表情,必須存有好心,心存善念與慈悲.所謂相由心生.心念絕對會直接示現在我們的臉上的。
六. 從好言語來:也就是說好話,人與人之間不互相攻訐,不囉嗦`不抱怨,抱怨無法解決問題.不談是非,不惡言惡語,婆媳之間,人際關係將會因惡言惡語而破壞.能夠舌燦蓮花,有意義有建設性的多談。
七. 從好行為來:也就是說做好事,檢討自己的行為,讓自己具備被愛的條件,懂得惜福與造福,平常多作佈施與善舉以廣結善緣,所謂捨得能捨才有得.每一種有意義的事,都能帶給人不同的快樂,多花一些時間去經營,將會改變你的命運。
人生四大階段:生老病死
如何生的順利, 老的有尊嚴, 病的減少, 死的安詳, 端視你對人生價值的認定如何, 所以身心的健康將決定你命運的好壞, 那麼好命到什麼程度,就看你能體悟多少與實踐多少了。

2010年5月21日 星期五

鬼逼禪師

鬼逼禪師本來是個專門趕經懺的和尚,每每忙到三更半夜,才踩著月光歸去。
某一晚,他剛趕完一堂經懺,回程中路過一戶人家,院子裡的狗不斷向他咆哮著,他聽到屋子裡傳來女人的聲音:「快出去看看,是不是賊?」
接著聽到屋子裡的男人說:「就是那個趕經懺鬼嘛!」他聽了羞赧的想著:「怎麼給我取了這麼一個不好聽的名字呢?我為亡者念經祈福,他們卻把我叫做鬼?」
這時候,正巧下著雨,他匆匆跑到橋下避雨,順道也打打坐,養養神,於是他雙盤而坐。
這時真的來了兩個鬼,一個鬼說:「這裡怎會有一座金塔?」
另一個鬼說:「金塔內有佛舍利,我們快頂禮膜拜,以求超生善道。」
於是二鬼不停的頂禮。
這個出家人坐了一會兒,覺得腿痛,於是放下一條腿來,改成單盤。
一個鬼說:「怎麼金塔忽然變成銀塔呢?」
另一個鬼說:「不管是金塔、銀塔,皆有佛舍利在內,禮拜功德一樣是不可思議!」於是他們繼續膜拜。
再過一段時間,這位和尚感到腿痛難忍,於是把另一條腿也放下來,隨便散盤而坐。
這時兩個鬼齊聲大叫:「怎麼銀塔變成土堆呢?竟敢戲弄我們,真是可惡!」
和尚聽到二鬼生氣,馬上又把雙腿收起來,雙盤而坐。 兩個鬼又叫:「土堆又變成了金塔,這一定是佛在考驗我們的誠心,趕緊繼續叩頭啊!」 這時雨停了,這位和尚自忖:「我結雙盤,就是金塔;結單盤,就是銀塔;隨便散盤坐,就變成了泥巴,這結跏趺禪坐修行的功德真是不可思議啊!」
從此之後,他再也不趕經懺了,只管專心、精進修行,不久便智慧大開,自號「鬼逼」,因為是鬼逼而成就自己的修行。

外在的物質

一般人總是把幸福投射在外在的人或物質上,拼命的去追求,像小老鼠為了偷吃油,爬上危險的燈台,卻得不到,吃不到油,反而跌到地獄的火坑,摔到無明的黑洞裡。
同理,學佛者也是,老師父告訴你認真念佛,似乎就可以保證入淨土,和佛住在一起。事實上,人生既沒有幸福保證條款,也沒有人向你保證,學佛的人,一定可以進入淨土,包括佛陀在內。
話說回來,無知的學佛者,只是把修行當作是逃避自己的代名詞,把念佛當成快速到達淨土的捷徑。

2010年5月19日 星期三

山不是山

人到四十,開始看山不是山,看人不是人。或許,並非每個人都有像我這樣的感觸,但經歷過四十年的風雨遭遇,我想,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開始看清很多事物的本質,包括你迷戀的,你喜歡以及你討厭的東西。因此,原來很讓你迷戀的山,不再是山,很讓你著迷的人,也不再是人,而是一大串因緣條件聚合而成,隱隱約約,有點觸到空性,但心中仍充滿不捨和恐懼,似乎在半夢半醒間,想醒來又想繼續沉睡,這種矛盾和不安,讓人活得很痛苦,有人在這陣陣痛楚中,愈來愈清醒,有人卻不想讓自己看清事車的真相,活在自欺欺人的世界裡。

2010年5月9日 星期日

隨分受持

《菩薩瓔珞本業經》云:若受一戒,名一分菩薩。乃至具受,名具分菩薩。《梵網古?記》中,廣明此義。律中既有隨分受持,準此應可揀擇能持者持。不能持者,先捨之,待以後因緣成熟再受。若出家菩薩但可捨與聲聞不共之戒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