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6日 星期六

沙彌排班次第

《四分律》卷五十:「諸比丘作如是念:沙彌當以生年為次第,為以出家年為次第耶?佛言:應以生年為次第,若生年等者,應以出家年為次第。」

桑釋云:此有異義:一義云:是定法同沙彌坐次時,以生年為本,以受十戒為末,故先以生年為次第;若生年等時,依十戒臘次為次第也。即︿沙彌篇﹀六念云:第三、念我今若干,某年月日時受十戒,以律制生年次第,又出家年次第,二俱須知。 問:《鈔》文出家年,若云受十戒者,何《記》中云:若據沙彌亦取受十戒等耶?是似出別義。答:不爾,只對生年次第是本,受十戒次第云亦也,非出別義也。 問:若爾,何《記》云出家年即入道先後乎?入道最初是形同故。答:不爾,道者,指出家五眾,入此五眾道以受十戒為最初,故排者紙書人名押令見臘次。 一義云:出家年者,非十戒法同,是謂剃髮形同也,《鈔》不云十戒事,故《記》云若據沙彌等也。意云若生年等,以十戒先後分上中下,若受十戒,多人同時,以入道剃髮先後宜為次第也。 一義云:出家年者,即以出家入寺為次第也;謂形同沙彌,先以生年為次第;若生年等,以入寺先後為次第,即今《鈔記》釋是也。若形同,受十戒亦先以生年為次;若生年等,以受十戒先後為次,即今《記》若據沙彌等釋,及〈沙彌篇〉等釋是也。 《濟覽》:今案《律》僧列二百五十,尼有三百四十八戒,有其多少,所以德有勝劣也,而又戒體不同也。沙彌不爾,共持十戒,何優劣之有?問:今《記》及〈沙彌篇〉何是耶?答:《記》意謂若據沙彌,亦取受戒前後分上中下,此約同年多人,初受排次為言,只無同年,則以生年之謂也。〈沙彌篇〉念二年意在此,今不取也;何者,如解者曰:《記》此約之此字承上若據等文;若爾之若字,云何銷乎?又云:同年初受,故取法年是局;初受坐雖常坐,同年則取法年故通。

2010年6月13日 星期日

本來的面目

學佛是斷煩惱,了生死,離苦得樂。如果能明心見性,則煩惱不斷而自斷,生死不了而自了,眾苦不滅而自滅,諸樂不求而自得。因此,古人不惜草鞋錢,千山萬水參訪名師,尋找善知識,吃盡苦頭,無非為了要明心見性。香嚴禪師大事未明如喪考妣,慧可禪師立雪斷臂,趙州八十歲猶行腳,都是為著這個─明心見性,就是我人的本來面目。
明心見性的人,對一切境盡是樂境,一切處無非西方,一切時悉皆解脫自在,譬如新春佳日「無邊風景好,一刻值千金,隨處堪行樂,何人不醉心」一樣。   六祖惠能大師在聽聞五祖為說《金剛經》時,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稱嘆道:「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