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21日 星期六

人生

有些事情,當我們年輕的時候,無法懂得, 當我們懂得的時候,已不再年輕。
世上有些東西可以彌補,有些東西永遠無法彌補。也許,你辛辛苦苦得到的東西,卻不是你夢裡尋它千百度的東西。也許所追求的東西永遠是水中月,鏡中花,但它卻照亮了你人生遙遠的希望。人生在尋找得到的同時,總要支付出一種代價。
正面認識得與失,人就會在得到的時候,懂得必然的失落;也會在失落的時候 ,懂得如何從失落中找回自我。
有云:不為貧困而苦惱有兩個方式:增加你的收入或減少你的慾望。 大千世界,五彩繽紛,面對燈紅酒綠的誘惑,很多時候,人們總是太容易左顧右盼, 花很多時間瞭解別人,見異思遷,卻忽視了自身的價值。也有的人透支生命去換取財富,卻忘了財富買不回生命。生活累,一小半源於生存,一大半源於攀比。對生活的狀況及別人的行為要求越少,你就越容易快快樂樂地過日子。在這個沒有上帝的世界,生命的美麗不是因為美麗我們才活著,而是因為我們活著生命才變得美麗。祈禱,並不能改變上帝,而是改變祈禱的人。許多人總是把目標定得太高,結果窮其一生,還是與成功無緣。擁有和失去是人生常有的事,人應該學會習慣於失去,並善於從失去中有所得受挫一次,對生活的理解便加深一層.舉得起,放得下,叫舉重,舉不起,放不下,叫負擔。做你愛做的事,並不意味著生活過得輕鬆,但絕對可以活得更精彩。人類的智慧不是埋藏在前人的經驗裡,而是潛伏在自己的心靈中。

2010年8月16日 星期一

不完美的意識----自我

有個人出門辦事,卻在經過險峻懸崖時,一不小心掉到深谷去了。幸好他胡亂抓取,正巧抓住崖壁上枯樹的老枝,這才保住了性命。但他整個人懸盪在半空中,上下不得,正當他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忽然看到佛陀站立在懸崖上,慈祥的看著自己。
  旅人一見到救星,馬上大聲的哀求佛陀:「佛陀!求您發發慈悲,救救我吧!」
  「我當然可以救你,但是你要聽我的話,我才有辦法救你上來。」佛陀慈祥的說著。
「到了這種地步,我怎麼敢不聽您的話呢?隨您說什麼,我一定聽您的。」
  「好吧!那麼請你把攀住樹枝的手放下!」旅人一聽心驚膽顫,手一放,可不是掉到萬丈深淵,跌得粉身碎骨嗎?怎麼可能保得住性命?因此,他的手反而更加抓緊樹枝不放。佛陀看到他執迷不悟,只好離去。
  這就是自我,旅人不曾想過,他不把手放下,拚命執著,佛陀要怎麼救他脫險?
  在唯識學中,有一個詞和心理學中的自我意識是一樣的,就是所謂的末那識,它可以說是所有苦的關鍵。雖然,我們所知的苦的根源來自第八識阿賴耶識,但真正起心動念,對外境產生妄想和執著,讓我們付諸行動去造業的、去召來苦痛的,卻是末那識。
  這也是心理學中的自我人格,這個意識,本能的要我們去趨樂避苦,本能的要我們相信有一個「自我」存在,所以不管遇到什麼都會在意,會以己悲也會因物而喜,甚至把人生中的所有苦樂都當成真的,苦苦、牢牢的執著,永不放手,也學不會放手。自我意識愈強,苦就愈深‥‥偏偏,人得到愈多,就愈害怕失去,一旦害怕失去,苦就跟著來了。

低頭的學問

被稱為美國之父的富蘭克林,年輕時曾去拜訪一位前輩。年輕氣盛的他,挺胸昂首邁著大步,進門撞在門框上,迎接他的前輩見此情景,笑笑說:“很疼嗎?可這將是你今天來訪的最大收穫。一個人活在世上,就必須時刻記住低頭。”
無獨有偶,有人問過蘇格拉底:“你是天下最有學問的人,那麼你說天與地之間的高度是多少?”蘇格拉底毫不遲疑地說:“三尺!”那人不以為然:“我們每個人都五尺高,天與地之間只有三尺,那不是戳破蒼穹?”蘇格拉底笑著說:“所以,凡是高度超過三尺的人,要長立於天地之間,就要懂得低頭。
大師們提到的“記住低頭”和“懂得低頭”之說,就是要記住不論你的資歷、能力如何,在浩瀚的社會裡,你只是一個小分子,無疑是渺小的。當我們把奮鬥目標看得更高時,更要在人生舞臺上唱低調,在生活中保持低姿態,把自己看輕些,把別人看重些。富蘭克林就從中領悟到了深刻的道理,並把它列入一生的生活準則之中。
其實,我們的生活又何嘗不是如此。自認懷才不遇的人,往往看不到別人的優秀;憤世嫉俗的人,往往看不到世界的美好;只有敢於低頭並不斷否定自己的人,才能夠不斷吸取教訓,才會為別人的成功而欣喜,為自己的善解人意而自得,才會在挫折面前心安理得。當你從困惑中走出來時,你會發現,一次善意的低頭,其實是一種難得的境界:低頭亦是一種能力,它並不是自卑,也不是怯弱,它是清醒中的一種嬗變經營。如果把我們的人生比作爬山,有的人在山腳剛剛起步,有的正向山腰跋涉,有的已信步頂峰。但此時,不管你處在什麼位置,請記住:要把自己放在山的最低處,即使“會當淩絕頂”,也要會低頭。
因為,在你所經歷的漫長人生旅途中,總難免有碰頭的時候。
低頭亦是一種能力。有時,稍微低一下頭,或許我們的人生路會走得更精彩。

2010年8月14日 星期六

內省

大多數人通過別人對自己的印象和看法來看自己。獲得別人對自己的反映很不錯,尤其正面回饋。但是,僅憑別人的一面之辭,把自己的個人形象建立在別人身上,就會面臨嚴重束縛自己的危險。因此,只把這些溢美之詞當作自己生活中的點綴。人生的棋局該由自己來擺。不要從別人身上找尋自己,應該經常自省並塑造自我。

2010年8月12日 星期四

學習做人

一位信徒,請示師父說:「師父,我現在得到博士學位了,以後要再學習什麼呢?」大師說:「學習人。」學習做人是一輩子的事,沒有辦法畢業的。
人生,不管是士農工商、各種人等,只要學習就有進步,今天要跟大家分享需要學習的事。
認錯的對象可以是父母、朋友、社會大眾、佛祖,甚至向兒女或是對我不好的人認錯,自己不但不會少了什麼,反而顯得你有度量。學習認錯是美好的,是一個大修行。
第一、「學習認錯」。人常常不肯認錯,凡事都說是別人的錯,認為自己才是對的,其實不認錯就是一個錯。
第二、「學習柔和」。人的牙齒是硬的,舌頭是軟的,到了人生的最後,牙齒都掉光了,舌頭卻不會掉,所以要柔軟,人生才能長久,硬反而吃虧。心地柔軟了,是修行最大的進步。一般形容執著的人說,你的心、你的性格很冷、很硬,像鋼鐵一樣。如果我們像禪門說的調息、調身、調心,慢慢調伏像野馬、像猴子的這顆心,令它柔軟,人生才能活得更快樂、更長久。
第三、「學習生忍」。這世間就是忍一口氣,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忍,萬事都能消除。忍就是會處理、 會化解,用智慧、能力讓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各位要生活、要生存、要生命,有了忍,可以認清世間的好壞、善惡、是非,甚至接受它。
第四、「學習溝通」。缺乏溝通,就會產生是非、爭執與誤會。現在中國大陸、香港和台灣,兩岸三地最重要的就是溝通,相互了解、相互體諒、相互幫助,大家都是龍兄虎弟,互相爭執、不溝通怎麼能和平呢?
第五、「學習放下」。人生像一只皮箱,需要用的時候提起,不用的時就把它放下,應放下的時候,卻不放下,就像拖著沉重的行李,無法自在。人生的歲月有限,認 錯、尊重、包容才能讓人接受,放下才自在啊!
第六、「學習感動」。我們看到人家得好處,要歡喜;看到好人好事,要能感動。感動是一個愛心、菩薩心、菩提心,在我幾十年的歲月裡,有許多事情、語言感動了我,所以我也很努力的想辦法讓別人感動。
第七、「學習生存」。為了生存,我要維護身體健康,身體健康不但對自己有利,也讓朋友、家人放心,所以也是孝親的行為。
好友共勉之

2010年8月5日 星期四

返觀自照

著名的哲學家方東美博士,平生喜愛游泳。
有一次在游泳時,忽然身子往水底下沉
。在求生的本能下,他拼命的掙扎。但是愈掙扎,愈是往下沉,眼看著即將遭到滅頂。這時他平靜一想:「我是個哲學家,對於生死應該看開才是,如此求生怕死的樣子太難看了,一個哲學家,死也要死得灑脫一點啊!」
如此一想,心情輕鬆許多,四肢也自然放輕鬆,結果反倒浮出水面而生還。
所以,不動心是一種力量,不動心是一種至高的修行境界。
修行不但要能不為外境動心,同時更要不時的返觀自照。

有一則故事說:有一隻烏鴉,從一個地方飛往另一個地方。途中遇到喜鵲,喜鵲問牠:「烏鴉!你為甚麼要飛到另外的地方去呢?」烏鴉回答說:「那個地方的人很討厭,他們都常常批評我、誹謗我,嫌我的聲音不好聽。我不要在這裡了,我要換一個地方。」喜鵲聽了就說:「烏鴉!你不必飛到另外的地方去,你還是回到原來的地方吧!如果你的聲音不改,即使你飛到天涯海角,天下的人都不會喜歡你的。」
所以,我們不要怨恨別人待我們不好,也不要怨恨環境如何惡劣,最重要的,我們自己要能夠處理環境,改變環境,不要自己在環境裡迷失了自己。